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中医说白了就四个核心汤头:桂枝汤、理中汤、半夏泻心汤、柴胡汤咱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经方虽说成百上千,但说来说去,最核心的就四个“老方子”——桂枝汤、理中汤、泻心汤、柴胡汤。因为人家把治病的大方向摸透了,对应着中医最基本的四大治法:发汗、温补、清调、和解。 发汗代表桂枝汤,被叫做“万方之祖”。人受了风寒,要是没什么力气、怕风、出点虚汗(中医叫“表虚”),它就能派上用场。为啥它能当“祖方”?因为它不只是硬发汗,而是调身体里营卫二气的平衡,就像给受凉的身体“盖好被子、通好暖气”,后面好多治感冒、调体质的方子都是从它变来的。 理中汤是“温补”的,专门对付脾胃虚寒。咱脾胃最怕寒,吃凉的就拉肚子、肚子胀、没胃口?理中汤里的干姜能暖脾胃,人参、白术补脾气,甘草调和,喝下去就像给冷了的锅底添把火,慢慢把虚寒的脾胃焐热乎。 泻心汤是“清调”的能手,管的是中焦(肚脐以上胸口以下)的麻烦。这儿最容易寒热乱成一团——比如吃多了不消化又上火,或者胃里又胀又烧得慌。半夏、干姜辛温散寒,黄芩、黄连苦寒清热,再有人参、大枣补补,让气机顺起来。 柴胡汤“和解”的妙方,专治“半表半里”的病。啥叫半表半里?就是病邪既没完全跑外头(表),也没全钻里头(里),比如感冒好几天还低烧、口苦、不想吃饭,或者女性经期感冒。柴胡能把邪气往外引,黄芩清里头的热,半夏和胃,人参补正气,和解着把病邪“劝出去”,所以民间说“小柴胡,百病和”。